首页 工作动态 文章详情

看不见的守候———记校园安全保卫“战疫”十二时辰

时间:2021-12-21 来源:中国人民大学报第1774期 浏览次数:


早晨5:00,天还没亮,冬季的低温让街道显得更加清冷。女保安员董坤利索地起床洗漱吃早饭,来到西门门岗,熟练地进行岗位消杀、查询值班记录等“规定动作”,6点准时与夜班同事进行交接……今年10月,突如其来的一次疫情反扑,打乱了她的归家计划,她毅然退掉车票,坚守在学校疫情防控一线岗位上。

早晨6:30,“哎呀,我就进去拿个东西,很快就出来”“平时我都在里面锻炼身体的,今天怎么就不行了?”“我是申请过的,本来是后天来学校的,今天我想先进来一趟。”……千万别小看门岗工作,一旦涉及到在校师生、退休教职工、周边居民等人员进出事宜,情况可谓五花八门、状况百出。“您好,请刷脸,配合测温,谢谢!”“请多多理解”“请多多体谅”……一天时间里,仅这几句话,林园家属区门岗保安员张雪冰就要重复数百遍,对于各种质疑、不理解和不支持防疫工作的人员,他灵动而不急躁,执着但不偏激,细致解释疫情防控政策,并时刻保持有温度的服务,一句句耐心的提醒背后,是安保人对防疫工作的全身心投入。

张雪冰在执勤

保安员为通行人员测温

教职工钟景茹对“守门员”们的严谨和周到深有体会。早上7:30,受邀前来参加会议的校外专家,因忘带身份证被拦在校门口。眼看会议就要开始了,一时又没联系上帮他办理预约的钟老师,老教授急得团团转。东门保安班长王腾了解情况后,先为老教授测量了体温,又详细查看其北京健康宝的实时身份信息,通过手持终端查询确认其预约信息后,手动放行。会议顺利结束后,钟景茹专门打来电话,为门岗保安员的灵活变通点赞,“疫情期间管理严格是件好事,队员们越负责,师生在校园里就越安心。”

上午8:00,每天都要参加实习的张楚航同学熟练地打开微人大,在进出校预约系统中提交了当日申请,脚步轻快地从知行二楼走到小北门,三分钟后刷脸出校,踏上了迈向职场之路。像他一样享受预约系统便利的师生,每日有近万人,这种便利的背后,是保卫处治安运维员的付出。出入校预约“早高峰”过去后,上午9:00的会议室内,治安运维员王烁开始与预约系统技术员沟通,讨论师生集中反映的问题,升级迭代系统,提高使用效率并优化功能。开发实时显示当前学校防疫相关政策、醒目公布技术支持电话、学生更新照片可实时获取等功能,借由一次次沟通实现,既提高了校园治理的现代化,又在细节之处彰显了安保人对师生健康安全的用心用情。

中午12:00,1名同学与北京通报的相关病例在时空上产生交集,应急机制即刻启动。治安科运用技防手段确认同学校内行动轨迹,及时排查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师生和相关经历人员,立即安排他们到学校健康监测点进行核酸检测。校卫队迅速组织保安员、海安交通员穿戴防护服、口罩、护目镜、手套配合校医院赶到目标现场,设置警戒带、硬质隔离等措施进行封控,进行环境消杀。16:00,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。“此次快速排查给我们满满的守护感,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了学校安全万无一失,你们辛苦了!”高旸同学真切地感受到了学校防疫的行动力。

18:00,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校园巡逻班长尹永刚开始上岗,相比门卫第一线勤务,校园巡逻工作显得更加枯燥乏味。这份工作,尹永刚已经干了15年,在疫情期间,他不知多少次巡视了校园围墙,也不知及时排除了多少次安全隐患,从无懈怠。最近天气越来越冷,他听说同学们的外卖时有丢失,就特意绕到校园各处的外卖架看一看。当他来到新改造的西南门滑坡外卖架前时,正看到有人在校门外东张西望,趁四下无人将手伸向了外卖架,尹永刚一个箭步抓住那只手。和队友一起将嫌疑人交由警方后,他又开着巡逻车消失在夜幕里,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,继续履行守护校园师生的职责。如果问他们“累不累?”他们只会回答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”。

20:00,校园指挥中心,这里是校园安保工作的指挥中枢,值班队员重复着每晚例行工作:根据疫情防控政策阶段性要求和各单位提供的名单,分别对教职工、学生进出校权限进行关闭、恢复、录入、开通、完善、删除等操作,一忙就忘记了时间,此时夜已经深了……

值班人员在校园指挥中心整理数据

0:00,校园指挥中心队员完善好数据后,还要接听报警电话,时刻关注校门和围墙动向。今年以来,队员们已经通过监控追踪抓获4名翻墙入校的人员,貌似轻松的工作却事关校园安全大局,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轻。

4:00,黎明前的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,城市仍在沉睡,此时过往车辆虽少,但西门执勤的保安队员没有表现出困倦,一旦有车辆驶入,他们就一丝不苟地履行测温查验的职责。

这是疫情常态化校园安全保卫中平凡普通的一天,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循环,事无巨细却充满温情,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守护的是你,是我,是这一方精致校园里的每一位栖居者。(作者系本报通讯员)

浏览更多动态